Nic Lin's Blog

喜歡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讀書心得 -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

大腦其實很懶也很容易放棄

心理學家指出,人類思維分為兩種

  • 系統一:迅速的自動思考,由本能和直覺驅動
  • 系統二:深思熟慮的分析,處理費神的思考活動

系統一是預設模式,因為耗的能量較小,所以當我們腦袋放空時,就是由系統一來主導

當認真思考想努力解決問題時,才會啟動系統二,進入思辯狀態,仔細檢視新的資訊,把新知識融入既有知識中。

因為系統二相當耗能量,所以當難度太大時,覺得學習太痛苦了,會直接乾脆放棄不學,切回系統一來接掌大腦,改用腦中已經深厚的神經元連結來做訊息處理。

所以當我們只要堅持一段夠久的時間學習一件事情,以前對系統二來說很難的挑戰,就會逐漸變成系統一的簡單任務。

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刻意練習」所希望發揮的效果。

刻意練習的內容必須是有適當的壓力存在,當任務太簡單時,是無法啟動系統二的,當太困難時,也會自動放棄系統二。

所以刻意練習的內容必須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一點的事情,而不是超出太多,也就是勉強可完成的挑戰。

一心一用

一心多用真正有效率的人不到 1%,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會比一心多用來的有效率

我們只是覺得好像一次能夠處理很多事情,從待辦清單勾掉很多選項會讓自己覺得很有生產力,產生更多情感上的滿足

但我們不是電腦,看似有效的一心多用只是幻覺,大腦一直在做任務切換時是很難同時高品質的完成超過一件事,儘管在切換任務時耗損的時間成本看似微不足道,但來來回回的切換時間加起來其實很可觀。

一心多用同時處理了兩件事情但對比一心一用實際的完成量可能只有一半。

更拼命不會更成功

高手不只比一般人更努力,也更擅長休息。

少了休息,就無法創新,只會得到一群過勞倦怠的人才

大腦中的杏仁核是控制基本天性,包含飢餓、恐懼。 人類面對壓力時會出現杏仁核劫持,也就是無法關閉壓力反應,亦即情緒凌駕了大腦。

透過練習,可以讓這樣的反應避免,即降低杏仁核劫持的狀況發生

專注就能夠和大腦平靜對話

長時間鍛鍊的跑者,當身體產生疼痛時,不管是每天跑得人或是不錯的跑者,也會在疼痛中心想「快痛死了,還要跑很久」,這種情緒反應會使人恐慌、心跳加速、肌肉緊繃,導致成績和樂趣都降低。

但對頂尖跑者來說,情況完全不同,他們並非沒有感受到疼痛及不適,只是反應不同罷了

如何激發創意

你為成千上百件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時,不會出現好點子,好點子是休息時、洗澡、塗鴉時或陪兒子玩小火車時才冒出來,那時你的腦袋正在神遊他方

全力投入工作時,努力解某個議題,有些地方可能百思不得其解,當抵達這個境界時,最好的作法是直接不要再想了。

當我們抽離嘔心瀝血的思考讓大腦休息時,原本想不通的問題常常會奇妙的迎刃而解。

當我們大腦休息時會退居幕後,改由潛意識來接手,以更隨機的方式運作。

意識大腦就像是在高速公路奔馳,而意識擷取不到的大腦部位,就像高速公路旁的遼闊森林,那是創意奇想隱匿的地方。

唯有讓有意識的大腦休息,潛意識中的見解才會有機會浮現出來。

休息的勇氣

休息的效益很明顯,儘管如此,還是很少人獲得充足的休息。

這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崇尚埋頭苦幹,毫不停歇的工作,即使科學指出那樣做毫無意義,大家依然故我。

我們讚揚那些日常訓練後仍留在重訓室的訓練員,敬佩那些睡在辦公室裡的企業家。

這不是說全力以赴不重要,努力也很重要,但努力要搭配休息才能創造出持久的精進。

諷刺的是,充分休息往往比全力以赴更需要勇氣。

抽離工作時,罪惡感與焦慮感由然而至,尤其我們一想到競爭對手仍在拼命努力時,更覺得心虛。

書中在這邊有提到以高成就的工作狂進行實驗,逼他們降低工作量休息,結果導致他們親身體會到關懷自我及親友關係變好的好處,工作效率也就跟著提升。

凡事從簡

你應該努力削減生活中無關緊要的事物,用心思考怎麼運用最寶貴的資源:時間

你需要婉拒很多事情,這樣一來,當你答應做某件事情時,才能全力以赴。

做決策很耗腦力,大腦意志力的存量有限,一天內,存量會越來越少。

在一天內,我們越早動用腦力來抑制誘惑,後面就越有可能因為受不了誘惑而屈服。

不僅抵制誘惑會消耗腦力,決策也會。再小的決策也會干擾敏銳的思緒,大腦會先擱下正在思索的事情,只為了評估穿哪一雙襪子比較好。

解決方式,將日常不重要的決策自動化

  • 穿著
  • 吃什麼
  • 何時完成日常活動
  • 要不要參加社交聚會

除了盡量減少決策以外,也別為八卦或政治費神,也不要操心別人對你的看法

小結

其實這本書也有很多環節提到一些心理學的舉證說明,這也就能夠瞭解大腦是怎麼運作的,甚至搭配其他的書籍來看,會發現其實大腦是很懶惰不想思考的。

透過這本書也可以警惕自己一些習慣與決策的部分,讓自己維持更好的狀態,畢竟人的一生時間有限,時間這種寶貴的資源應該拿來處理更值得的事情才對。

書籍連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